会计中的投资性房地产问题
1、投资性房地产-建筑物类也是当月增加次月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当月计提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土地使用权和无形资产一样,当月增加当月摊销,当月减少当月不摊销,这样原则核算,这样就可以区分开结转时候当月还是次月折旧或是摊销。
2、会计上的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而持有的房地产。以下是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详细解释:定义与特点 投资性房地产特指企业持有并准备用于赚取租金或实现资本增值的房地产。这些房地产可以是土地、建筑物或其他类型的房地产。
3、在计量模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会计处理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若公司原本将自用房地产用于公司运营,但随后决定将其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用于投资目的,这被称为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4、在中级会计中,实物投资性房地产是常见的题目类型。对于这道题目的理解,我们可以这样分解:首先,题目中的3000/40表示3000万的资产按40年进行摊销,计算每一年需要摊销的金额,即3000万除以40年等于每年75万。其次,题目提到资产是在7月份开始购入,那么从7月份开始,资产便开始产生成本。
5、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 确认条件需同时满足经济利益流入及成本可靠计量。初始计量分为外购、自行建造及其他方式,成本应准确记录于会计账目中。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或公允价值模式,企业应选择一致的模式进行计量,不得同时使用两种模式。
6、存在某项房地产部分自用或作为存货出售、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情形。如某项投资性房地产不同用途的部分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应当分别确认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和投资性房地产。
又一道房地产会计处理题目,请大家帮忙,谢谢!
我有不同意见。这道题属于分期收款销售。即,收款是收款,销售是销售。销售在移交房时全额确认。本题关于税务的信息未提供,因此,以下分录不考虑税。
回答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生产周期长,一般在工程竣工后进行收入和成本的结转。
根据图纸以及预算把成本预计进去,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资产评估的房地产的评估的题目,请高手帮个忙
1、土地取得成本为每亩10万元,相当于每平方米150元。 土地开发成本为每平方公里2亿元,即每平方米200元。 投资利息计算涉及第一年投资的35%,计息期限为5年;第二年为65%,计息期限为0.5年。
2、土地取得费为10万元/亩,即150元/平方米。土地开发费为2亿元/平方公里,即200元/平方米。投资利息 第一年投入的35%,计息期为5年;第二年为65%,计息期为0.5年。
3、开发期第一第年利息:100000*1/2*8%=4000第二年利息:(100000+4000+100000*1/2)*8%=12320开发期利息=4000+12320=16320元拓展资料:利息是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费,指货币持有者(债权人)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债务人)手中获得的报酬。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和各种债券发生的利息。
4、资产评估的假设有以下几种:交易假设交易假设是资产评估得以进行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假设,它是假定所有待评资产已经处在交易过程中,评估师根据待评估资产的交易条件等模拟市场进行估价。
5、固定资产评估结果显示,题目的这两项资产没有发生减值,预计净残值也没有发生变化。使用年限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根据谨慎性原则,不用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折旧方法。停止折旧的情形是:固定资产已经报废,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财务会计投资性房地产的一些问题,只需09年的会计分录
投资性房地产通常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等而持有的房地产。
中级财务会计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其他业务成本问题_百度...
1、这个题目要解答的并不是处理时对当期的影响,没有处理之前,其他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只有当处置时,才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其他业务成本然后不影响营业利润。关于投资性房地产,这里的处理是比较特殊的,这里是准则中规定的处理方法,主要是为了更明确的反映企业产生的其他业务成本。
2、当投资性房地产被处置时,首先需要将其账面价值(包括原值和累计的公允价值变动)从相关科目中转出。这意味着“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余额(无论是正数还是负数)都会被结转到其他相关科目中,通常是“其他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收入”(取决于公允价值变动是增值还是减值)。
3、第二步:确定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账户,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账户及“——公允价值变动”账户。这是为了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调整至处置时的公允价值,明确处置成本。第三步:调整成本。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即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账户,贷记“其他业务成本”账户。
4、需要。因为要是使得其他业务成本反映的是取得投资性房地产时的成本。需要将累计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全部到结转到其他业务成本。不只是当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所以需要结转其他业务所产生的相关成本。
会计问题(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问题)
第一个科目是成本直接结转,不产生损益(前提是成本模式计量,所以不存在公允价值)第二个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实你的第二个科目应该会有差额的,除非你的题目是公允价值等于成本就不会有差额。
账面价值=800-500=300 营业税=600*5%=30 相关费用=10 处置损益=600-300-30-10=260 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涉及营业税的,也要计入处置损益中,和相关费用一样,直接冲减收到的银行存款即可。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时,企业应该在转换日按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借记“开发产品”科目,其他会计处理同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的会计处理。
转换时,在成本模式下,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若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需将已计提的累计折旧或摊销及资产减值准备,分别转入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资产减值准备账户。
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转换仅限于从成本模式转变为公允价值模式,反之则不允许。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差额应当被记录在留存收益中,具体来说,这个数额会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计入“盈余公积”账户,另一部分则计入“未分配利润”账户。